力学性能术语
钢材力学性能是保证钢材使用性能(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取决于钢的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制度。在钢管标准中,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规定了拉伸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或屈服点、伸长率)以及硬度、韧性指标,还有用户要求的高、低温性能等。
抗拉强度(σb)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在拉断时所承受的很大力(Fb),除以试样原横截面积(So)所得的应力(σ),称为抗拉强度(σb),单位为N/mm2(MPa)。它表示金属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很大能力。
计算公式为:式中:Fb--试样拉断时所承受的很大力,N(牛顿); So--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
屈服点(σs)具有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力不增加(保持恒定)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称屈服点。若力发生下降时,则应区分上、下屈服点。屈服点的单位为N/mm2(MPa)。上屈服点(σsu):试样发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很大应力;下屈服点(σsl):当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很小应力。
屈服点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Fs--试样拉伸过程中屈服力(恒定),N(牛顿); So--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
断后伸长率(σ)在拉伸试验中,试样拉断后其标距所增加的长度与原标距长度的百分比,称为伸长率。以σ表示,单位为%。计算公式为:式中:L1--试样拉断后的标距长度,mm; L0--试样原始标距长度,mm。
断面收缩率(ψ)在拉伸试验中,试样拉断后其缩径处横截面积的很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称为断面收缩率。以ψ表示,单位为%。计算公式如下:式中:S0--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S1--试样拉断后缩径处的很少横截面积mm2。
冲击韧性指标冲击韧性是反映金属才来哦对外来冲击负荷的抵抗能力,一般由冲击韧性值(ak)和冲击功(Ak)表示,其单位分别为J/cm2和J(焦耳)。冲击韧性或冲击功试验(简称"冲击试验"),因试验温度不同而分为常温、低温和高温冲击试验三种;若按试样缺口形状又可分为"V"形缺口和"U"形缺口冲击试验两种。冲击试验:用一定尺寸和形状(10×10×55mm)的试样(长度方向的中间处有"U"型或"V"型缺口,缺口深度2mm)在规定试验机上受冲击负荷打击下自缺口处折断的实验。A、冲击吸收功Akv(u)--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的金属式样,在冲击负荷作用下折断时所吸收的功。单位为焦耳(J)或Kgf . m。B、冲击韧性值akv(u)--冲击吸收功除以试样缺口处底部横截面积所得的商。单位为焦耳/厘米2(J/cm2)或公斤力 .米/厘米2(Kgf . m/cm2)。计算公式为:式中:Akv(u)--试样折断时所吸收的功,Kgf . m(J); S--试样缺口处底部横截面面积,cm2。常温冲击试验温度为20±5C;低温冲击试验温度范围为<15~-192C;高温冲击试验温度范围为35~1000C。低温冲击试验所用冷却介质一般为无毒、安全、不腐蚀金属和在试验温度下不凝固的液体或气体。如无水乙醇(酒精)、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或液氮雾化气(液氮)等。
上一篇:橡胶硬度计TH210使
下一篇:试验机定义、分类